当前位置: 快讯 >
今日热议:有一类人在外面脾气好,对家人脾气坏,是什么心理?
2023-04-22 13:05:37    来源 : 亦开怀说心理

有这样一类人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他们对家人的态度很差,回到家里就变得暴躁、焦虑,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发泄在家人身上;

而在外面,他们又是一副“老好人”的姿态,把所有的礼貌,耐心,好脾气都留给外人。

想到了一个咨询案例:

女生留言说:她的父亲就是典型的“老好人”,在外面畏畏缩缩,对所有人都是讨好的姿态;回到家里,瞬间换上了另外一张面具。

指责、贬低,甚至对家人说一些特别难听的话。

“对内指责,对外讨好”的人,并不在少数。

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?

这类人到底是什么心理?

-01

“情感账户”的设定值不同

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都存在一个情感账户。

家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账户,社交中的关系还是一个账户。

就相当于:

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,感情,是情感账户的“存款”;

而我们对家人消极的,暴躁的,伤害他们的行为,就是情感账户的不断消耗。

与家人相处时,情感账户里有多少资产我们心知肚明,所以不那么担心账户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光。

而跟外人相处呢?

这个情感账户,就是新的,里面一片空白。

稍微不注意的话,或许就会透支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,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。

-02

认知失调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:

这就是一个人“认知失调”的表现。

在跟家人(父母,爱人,子女)相处时,我们潜在的意识是:

“他们是我的至亲,不会离开我,即使我伤害了他们,他们也不会离开我的。”

而跟外人相处时,潜在的想法是:

“我不能跟外人产生冲突,一旦产生了大的矛盾,或许会对我造成损失和伤害。”

被偏爱的,都有恃无恐;

在熟悉的人或环境面前,人才会放下一切防备心做自己,好与坏都会展现出来。

而在陌生的人与环境面前,人就会“戴上社交面具”,去经营人设,打造自己的名片。

也可以称之为“形象管理”。

举个例子:

你跟喜欢的人刚在一起时,还没有放开。

这个时候,你会伪装自己,时刻端着“偶像包袱”。

见面时,精心打扮;

吃饭时,细嚼慢咽;

说话时,轻声细语;

做事时,细心又体贴。

随着时间推移,你们认识的时间久了,你也就无所谓了。

你不担心他会轻易离开你,所以你才能放松地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。

跟家人吵架时,即使吵得再凶,有些人也不会低头道歉,只会选择冷处理,让时间抚平一切。

下次和好,双方都默契地不再提前这次矛盾。

跟陌生人产生冲突呢?

多数人都不会升级冲突,只会选择用损失最小的方式去跟对方解决问题。

那些对家人脾气差,对外人讨好的人,内心的想法就是:

仗着家人对自己的爱,有恃无恐;

但面对陌生人又害怕损失,所以总是维持着自己的“好人设”。

-03

面对家人和陌生人,期待值不同

人很容易被陌生人的一点儿善意,尊重所感动;

但是,却很容易忽略家人对他十年如一日的爱与付出。

这就是面对的人群不同,期待值也不同。

心理学上称之为“边际效用递减效应”。

家人对你很好,开始时你内心很满意,充满安全感;

时间久了,你就熟悉了家人对你的好,你当成了理所当然。

久而久之,你很难轻易被家人的付出感动到。

面对陌生人呢?

因为你对陌生人没什么期待,所以他们稍微对你好一点,你就感动得不行。

你很爱吃鸡蛋面,但家人每天做给你吃,用不了多久你就腻了。

长时间接受同样的物质,人内心的惊喜阈值和期待值,就在不断降低。

陌生人,陌生的事物,对你来说就是“新鲜感”。

新鲜感,又能唤醒人的好感。

总结:

为什么有些人,对外人很好,对家人却很糟糕?

家人对你的包容度很高,所以你才肆无忌惮;

家人不会轻易离开你,所以你才无所顾忌;

在家人面前,你不需要伪装,这才是真实的你。

而面对陌生人呢?

需要戴上社交面具;

需要小心翼翼,避免自己遭受损失;

需要考虑更多,避免产生冲突。

今日话题:

你如何看待“对内指责,对外讨好”的人?

X 关闭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青年变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