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快讯 >
南都调研公园无障碍建设:坡道尚缺位,有轮椅进得来难出去|快资讯
2023-05-09 11:59:50    来源 : 南方都市报

日前,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而今年3月,南都“记者帮”曾关注广州荔湾湖公园无障碍环境缺失、设施设计不合理等问题,相关报道引发市民热议。广州市内其他公园的无障碍环境又是怎样的?4月中旬,南都记者联合多位残障市民代表,对市内7座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进行了调研,详细了解这些公园在建设无障碍环境时所面临的难题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本次调研的7座公园,分别是流花湖公园、东山湖公园、海珠湖公园、晓港公园、天河公园、珠江公园以及广州文化公园。整体来看,这些公园的无障碍环境都较为统一,园内一级园路和休闲广场基本都设有无障碍通道或坡道,能够满足乘坐轮椅和推婴儿车的游客游览。公园内均设有无障碍卫生间,且有清晰的引导标识。但在细节方面,部分公园仍有不足之处,例如公园的支路以及景点仍有缺少无障碍通道和坡道的情况,部分无障碍卫生间和无障碍标识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。

流花湖公园的一座凉亭的坡道坡度太大,轮椅难以爬上。

公园内道路支路缺少 坡道受限多

在园林设计相关规范中,公园内道路通常分为一级、二级、三级三个等级。一级园路也称为主路,是公园内最基本的道路,连接各场所和景点。南都记者走访的7座公园主路都很宽敞,采用沥青、水泥或大块砖石铺就,能够满足游客步行或轮椅、婴儿车平稳通行。

以海珠湖公园为例,该公园的主路围绕海珠湖形成一个圆环,其中有多处跨越水面的拱桥和坡道,这些拱桥的坡度平缓、路面宽阔,整个圆环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无障碍游览路线。也有个别公园因修建较早,一些拱桥缺少坡道而无法让轮椅过桥。

公园的二级道路,也被称为支路,用于沟通公园内各景点和功能区,也是体现一个公园无障碍环境是否完善的重要参考。经南都记者和残障市民实际走访体验,7座公园中除流花湖公园的支路无障碍体验相对优秀外,其余公园的支路都有缺少无障碍通道或坡道,继而影响到轮椅进一步通行的情况。

走访当天,记者与残障市民云熙从流花湖公园南门进入,沿着主路一路行至公园西南角的农趣园。流花湖公园内有多个主打园艺观赏特色的景点,也有紧贴湖边铺设的亲水步道,在通往这些景点的支路上,公园均设置了轮椅坡道或无障碍通道,随处可见坐轮椅到湖边休闲的老人和残障人士。“希望其他公园也能学习这里的无障碍建设经验。”云熙告诉记者,因为流花湖公园对轮椅游客十分友好,所以她经常和朋友在此休闲聚会。

东山湖公园和流花湖公园类似,园内同样有大面积水域,但记者走访发现,该公园超过半数的滨水景点与主路、支路存在高差,仅有阶梯接通,无法乘坐轮椅到达。

东山湖公园大部分滨湖景点都没有无障碍坡道。

而在天河公园走访时,残障市民冯先生能够顺利驾驶轮椅从主干道进入一处名为“粤秀园”的景点,但走了没多远,一个高约5厘米的台阶令他无法再前进。

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公园的小卖部,店面设置在一条廊道内,走廊距离地面有一个小台阶,但要登上这个小台阶,冯先生绕着廊道走了一圈,都没有找到坡道让轮椅上去。这让冯先生感到有点尴尬:“如果遇上下雨,坐轮椅的游客也没法到亭里避雨了。”作为一所以文化展览为特色的专类公园,广州文化公园占地面积不大,地势平坦,但一些小型展馆进门处仍缺少坡道。位于公园内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则设置了清晰的无障碍通行指引,记者与残障市民在馆前查看指引时,也有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告知乘坐轮椅进馆的路线。

天河公园一条廊道缺少坡道,残障市民驾驶轮椅也无法进入。

部分无障碍通道成“断头路”

7座公园均不同程度修建了无障碍通道,并附上标识引导游客,但记者仔细查看后发现,有的无障碍通道并不符合设计规范,甚至存在安全隐患。

在晓港公园西北角,记者看到一条标有无障碍通道标识的坡道,这条花岗岩材质的坡道宽约1.5米,水平长度约5米,表面仅有一层薄薄的磨砂层。“无障碍通道的国标有严格的设计标准,这条坡道虽然被标为无障碍通道,但很明显它是不合格的。”与记者同行的残障市民方坚泽常年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,对无障碍设计的各种规范十分熟悉,“按照标准,无障碍通道应该配置有扶手,坡道的坡度比不小于1:12,并且坡面要有防滑设计,但这些元素它都没有具备。”

方坚泽表示,适当的坡度比、扶手和防滑设计都是无障碍通道重要的安全保障,不满足相关条件的坡道对轮椅使用者来说可能更加危险。而类似的坡道,记者在流花湖公园、东山湖公园等公园走访时同样也有发现。

晓港公园的一处无障碍通道缺少扶手和防滑设计,坡度也不符合要求。

走访期间,记者还注意到,有的公园景点在入口处建设了无障碍通道或坡道,但在景点另外的出口处却没有做同样的设计,导致轮椅游客游览时遇到“有进口没出口”的尴尬。

同一公园,无障碍卫生间配置为何不一?

有使用轮椅的市民告诉南都记者,外出游玩最担心如厕问题,目的地是否设有无障碍卫生间成为重要的出行决定因素。本次走访的7座公园均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,并有清晰的引导标识。

珠江公园以绿化造景为主,环境优美,格调幽雅。走访时,记者从园区地图看到园内设有8个公厕,每个厕所都设有面向残障人士和母婴的第三卫生间。这些第三卫生间空间宽敞,便池、马桶和洗手台均配有一大一小两个配置,墙壁上设有可折叠的多功能护理台和儿童座椅,在体积较大的便池、马桶和洗手台旁也设置了不锈钢扶手。进入夜晚,卫生间的灯统一亮起后,第三卫生间的镜子顶部以及吊顶处都设置了灯管,即使在夜晚也有充足的光亮。冯先生对此给出高评价:“这已经做得非常好了,甚至把小孩子情况都已经考虑到。”

海珠湖公园拥有5个无障碍卫生间,但仅有北门的卫生间基本将辅助设施配置到位,也仅有北门处卫生间内的紧急求助按钮是可用状态,另外几个卫生间内的紧急求助按钮或是未安装或是已损坏。个别卫生间虽有无障碍标识,但内部除了装有一个安全抓杆,未再安装有其他辅助设施,还有无障碍卫生间因损坏无法使用,似乎成了工具房。

海珠湖公园一无障碍卫生间内,木质安全抓杆紧贴墙壁,难以持握。

方坚泽非常关心无障碍卫生间是否装有紧急呼叫按钮,“这也是无障碍建设规范里的要求,为使用卫生间的人提供安全保障。”走访7座公园后,记者在东山湖公园、天河公园以及珠江公园的无障碍卫生间内看到有低位紧急呼叫按钮,其他公园的无障碍卫生间虽然同样标识清晰、设施齐全,但少有看到呼叫按钮。

记者还发现有的公园内,不同无障碍卫生间设计也不一致,例如海珠湖的无障碍卫生间,有的具有独立空间,内部宽敞。有的仅是普通卫生间中的一个隔间,内部空间狭小,轮椅进入后无法转头。

海珠湖公园通往北门公共卫生间的道路路况很差,轮椅难以通行。

除卫生间外,无障碍标识仍“缺位”

无障碍标识是协助残障人士以及特殊群体顺利游览的重要因素之一,但记者走访发现,多数公园除了在指引无障碍卫生间时正确使用外,其他地方均不同程度存在缺少或未正确使用无障碍标识的问题,有的公园在导览图内也没有标出无障碍卫生间。

晓港公园园路上立有指向清晰的无障碍卫生间指示牌。

例如,在天河公园北门附近有一个艺术广场,旁边草坪上立着一块轮椅标识的蓝色牌子,这也是最基础的无障碍标识,但记者和残障市民并没有在周边发现明显的无障碍设施。“究竟是指这里有无障碍坡道,还是说这个广场可以无障碍通行?搞不清楚。”记者注意到,类似的小细节在公园内还有好几处。

天河公园一块无障碍标识牌立在草地上,指向不明。

在海珠湖公园,记者发现有两个无障碍卫生间门口挂着“残疾人专用”的标识,方坚泽认为这一称呼是不合适的:“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。无障碍卫生间使用人群不全是残疾人,还有暂时受伤导致行动不便的,或者老人小孩等群体,因此‘残疾人专用’的标识是有些不恰当的,希望能够改进。”此外,虽然门上挂有“残疾人专用”标志,但也出现了游客随意占用无障碍卫生间的情况。

海珠湖公园一无障碍卫生间被指未正确使用无障碍标识。

公园管理方:

无障碍建设,经费和政策是难题

综合调研情况,南都记者与部分公园管理方进行了沟通,了解公园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情况。有公园的管理方表示,他们从2019年开始对园区进行大范围的无障碍改造,改造内容包括完善公园的无障碍卫生间、增加无障碍通道和坡道等。该管理方坦言,受限于地形和历史遗留等因素,有的地方采取了折中的建设方式,尽可能接近规范要求,也有地方还需要继续修建坡道以达到无障碍通行的目标。

还有公园管理方表示,公园已经建成几十年,有些设施可能不符合最新的无障碍标准,他们正在逐步改善这些问题。例如,正在考虑在无障碍卫生间中添加呼叫铃和多功能平台。

多个受访的公园管理方都提到,经费是维护和新建无障碍设施的一大难题。有公园管理人员称现有的无障碍设施正面临“重建设,轻维护”的尴尬局面,目前没有专项资金用于维护无障碍设施,只能从日常维护资金中酌情分配一些。

此外,政策的冲突也会影响公园新增无障碍设施。有公园曾收到游客关于在历史建筑位置增设无障碍设施的建议,“由于公园有部分建筑属于广州市历史建筑,根据《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》,暂不满足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条件。”一些公园管理方表示,游客在遇到通行受阻时,可以拨打服务热线向公园提出服务申请,如有收到无障碍建设的建议,也会及时上报管理部门进行研判,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善。

专家:

建设无障碍环境,不只是坡道和卫生间

“当前公园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建设,还处于‘建设无障碍’阶段,但这只是比较显性的、最容易的部分,并非无障碍环境的全部。”广东省无障碍促进会会长麦思明提到,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完善坡道和卫生间,还有盲道、盲文乃至提示语音等相关设施,其中包含了实现信息无障碍所需要的条件。因此麦思明认为,广州市各公园广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,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。

麦思明提到,无障碍建设不仅仅是为残障人士服务,也为老年人和其他有需求的社会成员提供便利。他列举了一些在无障碍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案例,“例如天河公园的一些景点设置了盲文和语音播报,让游客能充分获取公园的资讯。”

此外,麦思明还谈到了一些无障碍建设的困难,包括资金不足、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意识不够等,“目前还没有公园向我们(广东省无障碍促进会)做过技术咨询和督导委托,作为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协会,我们很乐意接受大家的邀请。”

“真正的无障碍是要残疾人,在不用人陪同的情况下,他都能独立完成。”麦思明说。他强调了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,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便利、舒适和包容的生活环境。

珠江公园一处白色凉亭,多级台阶阻碍轮椅使用者前往。

链接

广州:公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纳入规划

资料显示,广州公园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被列入城市无障碍发展规划,广州市在2022年发布的《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规划(2021-2035)征求公众意见稿》中提到,要持续在城市公园广场景区等重点场所将毗邻道路、周边公共空间及主要建筑物出入口有效衔接,并且要求规划公园滨水空间的无障碍路线,使其与滨水岸线(栈道)的主要游览场所无障碍连接,保证轮椅与单列行人的通行宽度和相应的通行。

线索征集

和南都一起关注无障碍环境

一个完善的、便利的无障碍环境并非残障人士的专属,也能为老年人、孕妇、儿童和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便利。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,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二次审议之际,南都发起“问题无障碍设施线索征集”活动,如果您发现身边的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,请扫码向南都报料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使无障碍设施不再沦为装饰品!

出品:南都“记者帮”

采写/摄影:南都记者 魏志鑫 张思琦 杨伽 实习生 张贤淑

X 关闭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青年变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